2014/04/15

[秘魯] 庫斯科.閒晃於印加古都


這天,在隱身巷弄中的小旅館床上悠悠醒來,窗外陽光隔著簾子透進角落,感謝老天賞了個大晴天,稍作梳洗後便爬上頂樓想一探城市究竟,昨晚打車抵達庫斯科 (Cusco) 中心時已入夜,除了瞥見川流不息的車陣與熙來攘往的遊客外,對城市的印象尚屬空白,推開門板,躍入眼簾的景色令我小小驚喜了一會。




從另一角度俯瞰列入世遺的古城區。小旅館的主人是一位老婦人,如網評裡所描述的,是個雖然不太通英文但是非常熱心幫忙解決旅客疑問的好人,臨出門前,向她打聽了早餐的販售地點。




        

古城區裡地勢起起伏伏,雖說這裡海拔已經低了些,但仍有 3,400 公尺,身體總是不如在平地般的靈巧,在夜裡這樣拐彎抹角的小巷弄很容易使人失去方向感。咦?人行道有隻白色的不明生物,後面遊客一派歡樂的拿著相機對著它… 呃… 定睛一看,這是誰家走失的草泥馬在大搖大擺的逛大街阿?而且它還超級性格的,嘴刁一根草,無視人類的存在,一路都不讓路的… 需要把它牽至失物招領處嘛?





庫斯科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約 11~12 世紀時印加王建立起這座城市,目前的人口約 40 多萬人,當局把武器廣場以至整個古城區打造成促進觀光的樣版城市,一整年的遊客數可達居民數的 5 倍之多,但一旦踏出了這個範圍,便會發現現實版的秘魯似乎跟這幅景像有點落差。

按照慣例一分鐘速成印加 (Inca) 文化:


  • 形式:帝國。
  • 時間:13世紀 ~ 16世紀。
  • 曆法:採用 365 天的太陽曆。
  • 文字:沒有文字,只有結繩記事法。
  • 建築:石造建築工藝傑出,印加人將切割成多邊形的大石塊砌在一起,縫隙可以吻合得完美無瑕。
  • 宗教:多神崇拜,尤其崇拜太陽神,也崇拜美洲虎形象的神。並保持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也有殺人殉神的習慣。( ← ex: 冰山美少女 Juanita)
  • 著名遺址:Machu Picchu 馬丘比丘 (秘魯)、Cuzco 庫斯科城 (秘魯)
  • 著名文物:庫斯科瓶 Aryballos (陶瓷) ←位於利馬的博物館。
  • 版圖今屬: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
  • 其他:印加人在險峻的安第斯山區建造共長達 23,000 多公里的驛道。

(中美洲三大文明的比較,馬雅 (Maya) 部分請見:[墨西哥] 奇琴伊察.人氣指數最高的馬雅遺跡阿茲特克 (Aztec) 部分請見:[墨西哥] 墨西哥城.特諾奇提特蘭)





庫斯科堪稱是旅遊重鎮,以此為根據地可以出發前往諸多路線,包括古城觀光、近郊遺址、以北的 Sacred Valley (含 Chinchero, Moray, Maras, Ollanta, Pisac 等地)、以西的馬丘比丘等,要玩個通透可以輕鬆花掉一週,不過我的終極目標只有最後一項,就連庫斯科我也只是隨興而遊,走馬看花,以至於太陽神廟也索興沒去... 

(謎之聲:先生南美機票很貴的,請不要這樣暴殄天物好嗎?XD)

後來看了網上 Maras 鹽田的照片,我也只能捶胸頓足加上悔不當初了…




           

右圖位於武器廣場噴水池上方的金色銅像,是第九代的印加王帕查庫提 (Sapa Inca Pachacuti),他在位的期間,透過多場戰役,把原本一個小小的庫斯科王國,變成版圖幾乎涵蓋南美洲西部的印加帝國。Pachacuti 在當地語言克丘亞 (Quechua) 語意思為「翻動世界的人」,個人把他定位為南美版的成吉思汗。



印加帝國全盛期版圖,取自Wikipedia

帕查庫提加上後面幾代印加王的努力之下,把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張至最大。克丘亞 (Quechua) 語仍延續至今,目前在玻利維亞、厄瓜多、秘魯跟西語一樣列為官方語言,使用人口約有一千萬人,不過它跟台語的處境有些許相似之處,如較低的「社會地位」與沒有 (或幾乎沒人會的) 書寫系統等,造成文化及語言延續上的阻礙。





在廣場旁的餐廳喂食自己一杯咖啡醒腦後,到隔壁的代理店恰尋前往馬丘比丘的方案。坐火車無疑是最舒適與安全的,但旺季需幾個月前就預訂好,不然只剩天價的散票。我嫌票價太貴,老闆提供另一種方式,即坐廂型車前往,價格全包但需忍受舟車勞頓與較大的風險,當時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挑後者,活該愛來,乖乖的承受這一切吧 XD。





我在秘魯最愛吃的一道菜,叫 Lomo Saltado,炒牛肉、甜椒、馬鈴薯塊配上白飯,絕對比秘式中餐 Chifa 要好吃多了,在庫斯科某天中餐吃了 Chifa 後竟然出現反胃的現象… 不過這家餐廳的價格 25 索爾… 套句對岸用語… 太爹了,跟士林夜市那杯 250 元西瓜汁的坑殺程度相仿。





開始尋找位於廣場東邊的十二角石,印加人在庫斯科留下了許多無縫接軌的石牆,大都集中在廣場東邊的人行道上。石牆的建造據說沒有使用任何的黏合成份,單靠石塊與石塊之間形狀的嵌合,即使歷經了兩次毀滅性的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直到今日。





古印加人到底怎麼計算與製作的,由於沒有留下文字,只能靠後代繼續猜測與推論了。到了附近,跟著正在拍照的遊客,便能輕易的找到十二角石 (Twelve Angled Stone) 的藏身處。




跟 Pucara 小村落一樣,庫斯科一般人家的屋頂上也有陶製小牛。




在稍遠離廣場的街道旁發現了一家經濟實惠的素人小餐廳,接連兩三個晚上都來光顧,客人很少,觀光客通常佇在門口看一看就離去,我樂得有機會跟老闆閒聊。出菜的速度很慢,需要耐心等待,不過觀看老闆在那迷你小廚房裡慢慢孕育自己的餐點也是一種小樂趣。





某晚點餐時,想說既然不敢吃炸天竺鼠這道名菜,不妨試試草泥馬肉,這樣秘魯才沒有白來。老闆把完成品端到桌上時,我心想:蛤?這就是阿?不知是烹調方式還是肉質本身的關係,嘗起來口感是偏硬的,沒有牛肉的嫩、羊肉的騷、鴨肉的勁… 說到底,也不知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XD













相關文章:

[秘魯] 利馬.貧富參差錯落的首都   2014.04.20

[秘魯] 馬丘比丘.失落的高級會所   2014.04.17

[秘魯] 往返普諾與庫斯科的豪華巴士   2014.04.14

[秘魯] 的的喀喀湖 (之二).塔基列族的織男   2014.04.13

[秘魯] 的的喀喀湖 (之一).漂泊的烏諾斯族   2014.04.13

[秘魯] 普諾.高山症悄悄纏身   2014.04.12

[秘魯] 阿雷基帕.出差日本的冰山美少女   2014.04.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