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5

[泰國] 泰緬邊境與長頸族小蘿莉


由金三角往西北行駛 30 公里,即可抵達泰國最北的一個城鎮:美塞 (Maesai),它與緬甸的大其力鎮隔著界河美塞河相望 (如上圖)。幾年前曾親臨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黑龍江,感受過它的波瀾壯闊,眼前這條猶如容納工廠廢水的美塞排水溝有點令我失望。河的上頭有一座橋,橋上兩國往來的民眾絡繹不絕,據說泰緬兩國的居民可以互相進入對方國境 5 公里以內免簽證,是一個貿易非常活絡的關口。 




兩光導遊當時跟我們說沒有辦法入緬,因為一但從泰國進入緬甸境內,要再次返回泰國須兩星期後,但事實上遊客是有管道可以辦理臨時通行證去大其力鎮觀光的。位於橋的前方有個藍色的出入境管理所,旁邊有一塊白色的立牌,上面用金色字體寫著「THE NORTHERN MOST OF THAILAND」。也是一個人參團的俄羅斯女人 Anna 要我幫她在美塞排水溝前拍張照,順便問我要不要也拍一張?我說我喜歡拍不帶自己肖像的風景,她說她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到照片當中。





橋上一半插著泰國國旗,另一半則是緬甸國旗,2010 年才更換的緬甸新國旗看起來非常的陌生,因為我對緬甸國旗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跟台灣國旗相似度很高的舊旗幟上。另外緬甸的首都已經不是仰光,2005 年已遷都至距仰光以北約 400 公里處的內比都 (Naypyidaw),據說是為了方便控制與牽制北方幾個勢力較大的少數民族。最近自助圈裡興起了一陣遊緬熱,因為聽說緬甸即將開放外商入境投資,許多人爭著去體驗所謂還「未受污染」的純樸景致。




不買東西不放過你的阿卡族小販


在美塞蜻蜓點水般的停留約半小時,參訪一日遊的最後一站:泰北少數民族村。少數民族被旅行業者包裝得膚淺鄙陋不堪,極簡陋的茅草屋攤位前,有代表各部族、穿著傳統服飾的「店員」,販售該族的手工藝品,大多是織品、圍巾、背袋、項鍊、小人偶等。印象中出現過搖族、阿卡族、大耳族,以及最吸引海外遊客慕名而來想一窺究竟的長頸族。




下起大雨的少數民族村


想進入長頸族區,還需加收額外的門票,感覺被強迫消費,雖然下面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動物園的園方也不會把長頸鹿特別圍起來,有遊客要看的話需要另外收費的吧?當時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園區內沒有鋪柏油的路面上變得泥濘不堪,大伙僅慎的踮起腳走著。





終於出現了第一個傳說中戴著金色頸圈的長頸族少女,同團老外人手一台相機把她圍成一圈,像在開記者會,只差沒有遞出麥克風訪問,該長頸族少女早已習慣應付這種場面,繼續淡定的表演織布。Anna 等到人群散去,又把相機遞給我,拍完照後她跟該女買了一個正在織布的長頸族人偶 (出於不買點啥會有罪惡感),我拿來瞧了瞧,這人偶長的跟後面那位織布少女一模一樣,我開玩笑的跟 Anna 說快拿去給她簽名。






陸續跳過幾個太多觀光客圍觀的攤位,我倆有共識要尋找可愛的長頸族小孩來合照,走著走著,在某個攤位前,看到兩個超可愛的小蘿莉,於是不約而同的說出:「就是這間了!」。這一次連我也屈服了,請 Anna 幫我拍一張,我小心翼翼的坐在她們中間,等我坐定後她倆倒是很老練的同時挨近身來,靠得太近,我反而覺得不好意思起來。拍完照後,Anna 用很調皮的語調跟我說:「這一次該你出手囉!」我看了看四週商品,全都是適合女生的東西,只好跟 Anna 說,我相信妳身為女性的審美觀,請幫我隨便挑選一樣。後來聊開後,才知道原來 Anna 的英文這麼好是因為她已經在布里斯本工作了一段時間。




         

原本我天真的以為,旅行社會帶我們深入山區少數民族的村落,去接觸這些民族真正的文化與風俗,而不是像這樣把各族的文化集中起來當成廉價紀念品般的在販賣,想到此處,心情逐漸沉重起來,後來又看到幾個帶著淺淺微笑坐在攤位邊、長相異常清秀的長頸族稚女,手邊的快門卻漸漸的不忍心按下去……



微笑的背後也許藏有萬般的無奈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