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3

[秘魯] 的的喀喀湖 (之一).漂泊的烏諾斯族


一大清早,廂型車來回穿梭於普諾的小巷中,把遊客一枚一枚地從各家旅館蒐集完畢後,便直搗碼頭旁,準備快樂的出航去 ~ ♫。但是今早天氣跟前一天的晴空有著天壤之別,巨大的烏雲鍋蓋似的籠罩著天際線,隨時都會飆起傾盆大雨的感覺。上圖是前一日攝於湖畔的照片,說明的的喀喀湖的海拔為 3,809 公尺,面積為 8,560 平方公里,約 31.5 個天龍國大,一半屬秘魯,另一半則歸玻利維亞。湖中分佈數座島嶼,大多有少數族裔居住,我們今日是隨導遊前去拜訪烏諾斯 (Uros) 與塔基列 (Taquile) 島,不喜歡跟團也可以自行前往,看板右邊有標示費用。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最大的湖泊,據說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可通行商船的湖泊,有關它的名字源由眾說紛云,尚未有定論,來自比利時的友人開玩笑的說,Titicaca 在荷蘭文裡是 tits 與 poo 的意思,直譯的話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湖名了。若把湖的衛星圖倒過來看並發揮一點想像力,它的形狀像不像是一隻追逐著兔子的獵豹呢? 





遊船啟動後不久,坐在船頭右前方的女性西方遊客,拿起旅館提供的小型氧氣瓶吸了起來,面有菜色的她不時扶著前額,顯然也是被高山症困擾著。航行半小時左右即抵達 Uros 島,Uros 島是個總稱,它其實是由大大小小約四十來個人工島所組成,又稱為蘆葦島或浮島,這是我第一眼瞧見 Uros 的真相,看起來似乎頗具特色。





當地的接待人員把大草蓆排成了ㄇ字型,並在前方設置了一個小講台,準備跟我們做解說。相傳 Uros 族的祖先是為了躲避印加帝國的侵略,在湖上建立起人工島,遠離陸地漂流生活著,靠著以物易物以及與岸上居民進行少量貿易的方式,代代延續至今,是秘魯觀光的一大招牌靚點。甫一落腳,可以感受到地面不是很紮實的輕微飄浮感,走起路來有點呈現宿醉般的失重狀態。





左邊是我們的導遊,曾去美國唸過書,可與西方遊客侃侃而談,邏輯性也頗清晰,他介紹這個島的「President」(← 導遊的用字) 給我們認識,也就是右邊的那位女士,並教我們三句當地的問候語,不過大家有點心不在焉,在需要回應的場合時,你看我我看你,一片尷尬的寂靜… 「Hey! 我剛剛不是教過你們了嗎?怎麼都記不起來?」導遊無奈的問。我猜是高原反應讓大伙兒的頭腦都處於不怎麼好使的狀態吧?哈!

「President」示範人工島建造的原理,首先是利用蘆葦濃密的根部當作主要的支撐,通常有 1 ~ 2 公尺厚,接著在其上以乾蘆葦一排橫一排直的方式交錯推疊,在下層的蘆葦因浸泡到湖水,會慢慢的腐爛掉,故需定時在上方鋪設新的,才不會某天睡到一半慘遭滅頂 XD





地面鋪設完畢後,她還專業的拿出房子模型立在上面,由於實在太逗,連導遊自己也忍不住笑出來。一般來說,小一點的島上住有兩戶,大的島上可以容納十戶,甚至上面還蓋有教堂與學校,不過只有提供基礎教育,之後還是要到普諾繼續升學。




           

後來他幫忙解說居民自製的蘆葦船,Uros 族至今仍會使用它來捕魚及獵取海鳥,另外有船身較大、約可容納 20 人的蘆葦船,被用來「打發」遊客,當然需收取額外的體驗費用。遠處的橘衣小妹,抓起小狗的前腳,開心的跳起舞來,我撇下導遊,把鏡頭推至最遠,記錄下這幅美好的純真畫面。





解說完成!連小島民、蘆葦船、以及中間的廚房都擺上了,教具真是齊全哪!





最初的蘆葦島是隨波逐流的,位置沒有一定,瀟灑中又帶點浪漫,可能原本在秘魯境內漂一漂就跑進玻利維亞,導遊說目前大部分的島都已經定錨,如上圖示範那樣,在湖底打樁固定住。阿!忽然想到,不如偷偷去拔錨,這樣一來,給我漂個兩年,說不定就漂進玻利維亞境內了阿,真是太聰明了我 (撥頭髮)。





這間是「President」的閏房,除了床之外,一邊的牆上掛滿五顏六色的裙子,另一邊則是掛著幾件上衣,這大概就是她所有的財產了,看來住在島上需要擁有一種無欲無求的心境阿,沒有 3C 與 WIFI,現代的都市人約只能存活 5 天吧。





再往內部試探性的走了幾步,來到一處秘密基地,當地人正在製造限量手作蘆葦船,感覺是個相當費時的工作阿。





願意掏錢的遊客,會被象徵性的用
蘆葦船載至湖面上靜置一會,我是認為… 要是我在那上面,應該會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我在遊船的甲板上,自顧自地隨興亂拍,忽然有一面熟悉的旗幟映入眼簾,起初還以為是我眼花。





參觀另一座蘆葦島。據說開放給遊客的幾個人工島,下沉的速度會變得比較快,需要更頻繁地添加新的蘆葦。雖然湖上的蘆葦看似取之不盡,但不免大大地影響了 Uros 族原有的生活方式,原本純樸的居民,也漸漸趨向商業化。





Uros 的小孩,沒有玩具、沒有遊戲機、也沒有平板電腦可以玩,小小年紀就要幫忙向遊客推銷織物,圓潤的雙頰被高原的太陽曬得紫紅。只要不漫天開價,倒是很想打包一件回家掛著當壁畫,無奈帶來的羽絨大衣暫時還丟不得,滿滿的小行李箱沒有容納紀念品的空間。





三個月的美洲之旅結束後回到台灣,常常有人問我,這趟旅途我得到了什麼?當然,除了親眼欣賞世界級的人類或自然遺產之外,透過觀察其他族裔的生活方式,讓我可以打破既有的思維,從原本的線性模式衍變為多維思考,也許未來某一天,當金融體系徹底崩壞之後,原本我們愛不釋手的交易媒介鈔票變得比廁紙還不如,人類文明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這時「文明人」反過來要向「原始人」學習生存下去的方式了。

當然,我沒有照上述 ↑ 的那樣回答問題,不然聽者可能會把手放在我額頭上確認我有沒有發燒。給他們的答案是:「在這次的旅程之前,『知足』這兩個字我會唸也會寫,還知道它的英文叫 "Content",從小就『被教導』要常感知足;出來飄泊的過程中,這個詞語的概念慢慢的具體化、形象化,領悟到原來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多別人太多太多了,回來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自己動手做的事情變多了,然後,抱怨變少了。」(不過依然想要抱怨一下扭曲的職場環境 ← 馬上破功 XD)





有點太跳 tone 了是嗎?好吧,那就不再囉唆,跳上船去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塔基列島囉。











相關文章:

[秘魯] 利馬.貧富參差錯落的首都   2014.04.20

[秘魯] 馬丘比丘.失落的高級會所   2014.04.17

[秘魯] 庫斯科.閒晃於印加古都   2014.04.15

[秘魯] 往返普諾與庫斯科的豪華巴士   2014.04.14

[秘魯] 的的喀喀湖 (之二).塔基列族的織男   2014.04.13

[秘魯] 普諾.高山症悄悄纏身   2014.04.12

[秘魯] 阿雷基帕.出差日本的冰山美少女   2014.04.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