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越南] 美萩.湄公河漂流


在一條六人座的木製小船上,靠著船首與船尾兩名當地的划槳手,我們在湄公河流域的一條小水道漂流著。若不是船底下水的顏色不太一樣,這一幕還有點像曾經造訪過兩次的安帕哇。時值正午時分,許多乘客順勢戴上了圓錐形的越南斗笠。



這是我第二次在湄公河上乘船,前一回是在泰國的金三角地區 (圖中三角形),還登上了寮國的團哨島。湄公河是中南半島最重要的一條河川,長度達 4000 多公里,在中國境內的河段稱為瀾滄江,它的主源是來自青海玉樹的札曲,在西藏的昌都與昂曲匯流後,始稱瀾滄江。一出中國邊境,成為緬寮界河,改稱湄公河,它一共流經中緬寮泰柬越六個國家。





兩天前 Ann 給我一張 DM,介紹了湄公河 1~3 天的套裝行程,因為時間有限,只能選擇膚淺的美萩 (Mỹ Tho) - 檳椥 (Bến Tre) 一日遊。小巴從胡志明市的各家旅館收集好乘客後,沿著一條南向的省道開了兩個多小時,把我們送到美萩的渡船頭,團員排隊準備上船。





湄公河越南人又稱它為九龍江,因沖積而成的眾多沙洲所分隔,使它有九個入海口,而湄公河三角洲成了越南最重要的農作生產區,約 1.3 個台灣大、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形,跟中越與北越的多山地貌截然不同。




船長(?) 把載客平底船緩緩的推出碼頭,調換好方向,柴油引擎便爆發狂吼,往河中的沙洲之一麟島推進,天空藍與河水黃看起來還頗互補的。





船頭前方不遠處,矗立著一座 2009 年完工、連結美萩與檳椥的跨河大橋,湄公河流到此處已近出海口,河面寬闊,長約 3 公里的大橋建造之前,兩岸的交通只能靠渡輪往返,大橋完成後,渡輪口因乏人問津關閉了。





一艘小駁船從右側緩緩駛過,櫃上的字體忽然覺得好眼熟,鏡頭推出去確認一下… 果然沒錯,兩家打對台的公司,現在同一條船上了 XD。





文宣上打著產蜜農場,但實際上只剩一箱展示給遊客看的蜜蜂,領隊象徵性的拿出拖盤晃悠一下,我們就被請至棚下喝茶,每一桌都很刻意安排了一位兜售特產的小姐,於是大家就尷尬的忤著,受不了這種荒誕劇碼,先行退席離去。




這時有同行的西方遊客勇敢的當起活靶,光用看的就有酥麻感了…





通往手搖船的小徑上,充滿了熱帶國家草木蔓生的風情。




舉目所見盡是各式各樣的果樹,物產豐饒無誤。





據說是菠蘿蜜,第一次親眼見它長在樹上的樣子。( ← 五穀不分)




四個人分配上了一條小船,紅帽哥一派輕鬆划著槳,帶領我們往青草更青處慢溯 (誤)。小水道兩旁長滿了水椰,往上生長、形如綠色大羽毛的葉子交織出一條綠色隧道,陽光透過層疊的綠葉灑下,河面上波光粼粼,是說如果一個人划著獨木舟穿越這裡的話,應該還滿有意境。





小船多到有點擁擠,會船時都會蹭在一起。




返回原先的平底船後,船行來至檳椥境內,造訪一家手工椰子糖的作坊,負責熬煮椰漿的小哥單手操作著攪拌木棍,眼睛掃視了我們一周,便面無表情的翹腳坐著。




這位圓點大嬸正在把加了色素、半凝固的軟糖(?) 放入模子中,讓它們冷卻定型。





最後也是由面無表情的越南妹把已定型與裁切好的成品先裏上一層糯米紙,再覆上包裝紙,若沒那層離型用的糯米紙,椰糖會直接跟包裝紙黏在一起。





作坊外的大水缸裡養著小睡蓮。




本圖擷自網路

午餐時間,同桌的以色列情侶,點了一條領隊推薦但要額外收費的特產魚,端上來時以國男有點傻眼,因為他說他不吃這種整隻上桌還看得到眼睛跟臉的食物 (那帛琉蝙蝠湯我想應該也…),不久服務人員戴上透明塑膠手套,把魚肉撕下,拌著一些青菜,包成越南春卷的樣子,放在我們的盤子上,這是我第一次吃還要邊挑魚刺的春卷,實在是有點無語 XD,於是轉移注意力跟他們聊天,表示很想去特拉維夫旅行。





大雨過後回到麟島,路上發現盛開的蕈類,說不定嘗起來會比剛才那隻魚好吃 XD。一行人又被帶進棚子,聆聽當地歌謠的演唱,雖然表演得平淡乏味,帶有濃厚的應付性質,旁邊一家人出行的馬來人還是很有品的往小費箱裡塞了一張唯一的紙鈔,我心裡則是暗暗發誓再也別參加這種膚淺團惹。





返回渡船頭途中,領隊解釋那紅色船頭畫上的眼睛,據說是早期當地居民相信,這樣做可以嚇跑水中的鱷魚,不過現在早已看不到鱷魚的蹤跡了。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