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8

[印度] 邁索爾.宮殿都市


邁索爾宮殿 ( Maharaja's Palace ),典型的印度薩拉辛 (Indo-Saracenic) 建築風格,該風格就像是建築界的大熔爐,融合了伊斯蘭、印度教、哥德式、新古典等樣式而自成一格,曾在 19 世紀晚期與 20 世紀初期風行了一陣子。邁索爾 (Mysore) 曾做為王國的古都約 600 年的時間,位於德干高原的最南端,氣溫涼爽宜人是我們初抵該城市的第一個印象。




印度拉辛風格的建築以新德里和孟買的數量最多,在印度殖民地創造此風格的英國建築師,把它推行到當時同屬殖民地的孟加拉、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甚至英國本土也有它的蹤跡。





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火車站也採用印度拉辛風格。





對於我這個建築的門外漢來說,最容易辨認的特徵,莫過於圓頂或洋蔥頂、突出的屋簷、屋頂上的涼亭、類似清真寺的尖塔… 等。





這個角度本來是可以拍到屋頂壁畫的,但是當局在外圍拉起一面黑色的網子 (防鴿子入侵?),王宮內部禁止攜帶相機進入,不妨用雙眼直接體驗宮內的奢華氣派吧。





我們沒有趕上邁索爾一年一度、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而來的 Dasara 慶典, 但前來宮殿參觀的國內外遊客依然絡繹不絕。此外邁索爾也是來印度學習瑜珈者的大本營之一,原本要和一位來此地研修的朋友碰面,無奈時間搭不上,她目前人還遠在加爾各答。後來研修完回台灣後她出版了一本印度的旅遊書。





抓拍路人時,印度少女的爸爸禁止男生和他女兒拍照 ( Indian dad: girl, yes. You, boy, no no no. ),所以我只能乖乖繼續扮演攝影師的角色 XD。





沿著宮殿外牆,裝設了無數的燈泡。





夜幕低垂,成千上萬的燈泡把宮殿襯托得更加富麗堂皇,也更討遊客的喜愛。





在燈泡全亮之前,有一段楔子:聽廣播者抑揚頓錯的說話語調,像是在述說一段故事,穿插著背景音樂與燈光變化,但因為有語言的隔閡,聽不懂在講哪一齣。





旅館附近的戲院,印度人很愛看電影,戲院外擠了一堆男人準備入場。





可至市區的地方巴士站搭車到附近的肯孟迪山丘 (Chamundi Hill),山頂有一座寺廟與一小型市集。





頗有意思的雕刻,中間白色神像外圍第一圈是鴨子、第二圈是大象、第三圈是類似猴子的不明生物…






從邁索爾離開之後,原本的計畫是先陪即將飛回台灣的旅伴 C 至清奈搭飛機,然後我再北上至孟買、拉賈斯坦,繼而去阿格拉、大吉嶺等地,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先是訂不到北上的車票,再來是吃到不潔的食物而一起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為了健康著想,當天現場買了一張機票跟 C 一起返台,當真是意外倏然而來,行程戛然而止,令我始料未及。

行前在找資料做功課時,旅遊書「地球の步方」有一段話我特別的喜歡,在此拿來引用,做為印度連載遊記的結尾,它的標題是:印度的邀約


印度。那裡是人間森林。
就像不碰到樹,便無法穿越森林一般,
不與人相逢就沒辦法在印度旅行。
在印度,有個這樣的比喻。
如果有個人走在茂密的森林中。
那個人保持著愉悅心情,
傾聽樹木的吵雜聲、小鳥的鳴叫聲,
猶如融入周遭自然環境般地信步而走,
那應該就能度過幸福的一天吧!
然而,如果那個人總是害怕遇見毒蛇,
邊走邊抱持著不安與憎恨的心情張望四周,
得到的結果反而是剌激到蛇,
結果就如他所畏懼的那樣遭毒蛇所咬。

印度是個『信奉諸神的國家』。

也是個『喧囂與貧困的國家』。如果把那裡視為天堂,
那我們存在的這裡是地獄嗎?
如果稱那裡為地獄,那這裡就是天堂嗎?
在印度展開旅程的你所看到的
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

展開旅程的時刻來臨了。

印度正在向你招手。


只要我們放開心胸與拋棄成見去看待文化衝突,便能減少抗拒而彼此接納。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這片森林會向我招手,召喚我回去繼續那未完成的旅程。(印度系列終)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