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6

[印度] 科欽.向恬靜處漫溯


久矣厭塵囂,良晨欣靜閟。

在嘈雜不堪、漫天灰塵的印度市井裡打轉了幾天後,此時飄在喀拉拉邦的迴水潟湖上,享受著萬籟無聲的恬靜舒適,彷彿是進入了另一個國度。




           

同船的乘客有 4 個法國人、4 個來自加爾各答的印度人、1 個英語嚮導,船頭船尾各有一個撐船的船伕。瞧他利用全身的重量使船隻前行,是份極耗體力的苦差事,我連劍橋的一條小小貢多拉都控制不了,肯定是沒辦法混這一行。





途中停留的一戶水邊人家,外牆顏色非常搶眼,嚮導帶我們參觀當地人的生活環境與經濟作物。





「當地人把椰子泡水 6 個月後,拿椰纖維來製繩。」他解釋著。



           

緊接著他與兩位住戶透過一台手搖式的製繩機現場演示製作過程。如果嫌一次絞合太細的話,可以進行二次絞合,製作出較粗的繩子,廣泛地應用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帶給我們一整天寧靜的迴水潟湖,是這些人居住一輩子的家園。





午餐時間跟 4 個加爾各答人一起吃手抓蕉葉飯,喀拉拉邦也是印度人的國內旅遊聖地與蜜月聖地。桌上的那些蕉葉是嚮導剛剛從外面摘回來的,吃完後連同剩菜折起來丟到屋外,馬上一群鳥類飛來爭食,取於自然、歸於自然。空手練了好幾次之後,本餐進食起來還頗順利的,主要原因是咖哩不燙 XD。





到旅館旁邊的咖啡店報到,接連兩天登門都看不到其他客人上門,好像包了場地似的。





店裡的落地窗外,MG Road 上車水馬龍,科欽 (Kochi) 的市民開始忙碌的一天,與位於窗內悠閒的我倆形成鮮明的對比。稍後欲搭車前往科欽堡時:

嘟嘟車司機:「呷片? 摳泥機挖!」

我回答:「我是台灣人…」

司機:「台…泰國?撒娃迪咖!」

我:「呃... 基本上不一樣。」

司機:「歐趴江南 Style?(一臉認真貌)」

我:「...那是韓國... (爆青筋)」



科欽曾是源遠流長的香料貿易中心,曾受葡萄牙、荷蘭、英國統治,科欽堡留有許多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物。




           

左圖為哥德式風格的聖十字聖殿主座教堂 (Santa Cruz Cathedral Basilica),最早由葡萄牙人所建,印度古老的教堂之一,後來被荷蘭人拆了。右圖為聖方濟堂 (St. Francis CSI Church),印度最早的歐洲教堂。






觀光用途大於實際用途的中國漁網,利用杠桿原理操作的補魚裝置,將小魚小蝦撈起岸上出售,它已變成是科欽的地標之一。程序大致是這樣,先把網子放入水中靜置約數十分鐘……





再由 5 名瘦丁用繩子將漁網拉起,拉繩是有個節奏的,沒練過肯定拽不動。





拉上來的網子內空無一物。也許... 學習另外一項強國內地的特殊技能... 例如訓練鸕鶿補魚,效率可能會更高一點?他們看見外國人經過,會一直聳恿去加入他們。





意外拍到的犯罪現場 (誤)。從這個角度看左邊的阿伯好像要滅了另一個人,哈哈。 




           

綠衣阿三是從孟買下來做生意的,他說孟買那邊人太多,沒什麼機會… 是說印度有什麼地方人不多的嗎?





參觀了一處洗衣廠,以前據說這一人一格的位置還可以「世襲」,不曉得現在是否還是如此。洗衣廠用了這麼多人力,引進連鎖洗衣店也許是個不錯的商機?(寫進筆記)





不用夾子的晒衣場,員工解釋他們使用兩股椰繩纏繞在一起,只需將衣服一角塞進纏繞處,就不會被風吹走了。





這次來喀拉拉邦的遺珠之憾是沒能欣賞到著名的卡塔卡利舞 (Kathakali)。





買了夜間巴士的車票,繼續前往下一站:古都邁索爾。












相關文章:









2 則留言:

  1. 連劍橋的一條小小貢多拉都控制不了,肯定是沒辦法混~假台灣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台灣只有渡輪沒有貢多拉阿, 不能怪我。

      刪除